民進黨(日語:民進党/みんしんとう Minshin tō */?),簡稱「民進」[2],是2016至2018年存在的日本政黨,主要由原民主黨與維新黨合併組建[3][4]。其英語表記為「The Democratic Party」,即「民主黨」之意,簡寫為「DP」[5][6]。民進黨在2017年的眾院大選前發生分裂,黨內自由派出走另立立憲民主黨;黨本身則在2018年與其他政黨合併組成國民民主黨。
歷史
1996年,在鳩山由紀夫、菅直人等在野黨國會議員的策劃之下,舊民主黨成立。1998年4月,舊民主黨與民政黨、新黨友愛、民主改革聯合等數個政黨合併,正式成為了新的民主黨。建黨時民主黨持「民主中道」的基本理念,後因為與自持中間偏右立場的自由民主黨對立,基本定位為一個中間偏左的政黨。民主黨曾在2009年至2012年執政,與維新黨合併之前為日本國會最大在野黨。
維新黨由原日本維新會的部分成員與連結黨合併而成,2014年9月21日成立[7],兩黨合併前為日本國會第三大在野黨[8]。
2016年2月,民主黨和維新黨兩黨就政黨合併展開磋商[8],並於2月26日達成協議:兩黨計劃於3月合併,組成新黨。雙方認為,在野黨聯手合作的「核心」在於民主、維新兩黨必須早日合二為一[9][10]。民主黨黨首岡田克也在與維新黨黨首松野賴久會談時稱,民主黨可能為促成兩黨合併而更換黨名[8]。有分析認為,此次兩黨融合重組的舉動意在深化在野黨之間的合作,進而推動政權更替[9][11]。
2016年3月14日,民主黨與維新黨宣布,兩黨合併成立的新黨名稱為「民進黨」。之後兩黨將分別展開黨內相關手續流程,並將於3月27日召開民進黨成立大會[4][12]。
另外,原屬改革結集之會的5名國會議員(村岡敏英、小熊慎司、重德和彥、鈴木義弘、小澤鋭仁)中,有4人表達了加入民進黨的意向,只有小澤決定加入大阪維新會,改革結集之會也因此解散[13]。而原為無黨派議員的水野賢一也有意加入民進黨[14]。
2016年3月27日上午,維新黨舉行臨時黨代會,與會者一致通過決議,正式解散該黨。當天下午,民進黨成立大會在日本東京的品川王子酒店舉行。作為原民主黨的存續政黨,民進黨吸收解散後的維新黨,以「存續合併」的方式誕生[15][16][17]。大會決定由原民主黨代表岡田克也擔任民進黨首任代表,任期至2016年9月30日,屆時岡田將視乎參議院選舉結果決定是否連任。三名代理代表分別為原維新黨眾議員江田憲司,以及原民主黨代理代表長妻昭和蓮舫。原民主黨幹事長枝野幸男擔任民進黨幹事長,原民主黨國會對策代理委員長安住淳擔任民進黨國會對策委員長[14][18][19]。創黨時的黨內主要幹部大多為原民主黨人士[20]。
2016年5月19日,民進黨公布了新黨徽。黨徽設計為黨名羅馬字首字母「M」形狀,由形似兩人相靠的藍紅線條組成。民進黨官方表示,黨徽帶有「面向未來共同前進」的含義[21][22]。
民進黨成立以來長期面臨支持率低迷的局面。
2017年9月28日眾議院解散,同日民進黨常任幹事會決定取消對本黨所屬眾議員等的候選人推舉,轉而令其申請作為新成立的希望之黨候選人參選。在隨後召開的兩院議員全體會議上,黨首前原誠司提議的與希望之黨合併方案獲得了通過。但希望之黨方面表示會對民進黨候選人先作甄選,偏左的自由派人士不會被吸納進入希望之黨,以民進黨代表代行枝野幸男為首的自由派議員因此決定另組新黨立憲民主黨[23][24]。餘下前原誠司、岡田克也及野田佳彥等20多名未有加入希望之黨及立憲民主黨的眾議員則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第48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這意味着民進黨被一分為三[25][26]。部分保留黨籍的議員在選舉後成立了院內會派「無黨籍之會」,民進黨在10月30日的國會兩院議員總會中決定讓黨存續,同日前原誠司正式提出辭任黨代表及退黨為眾議院選舉失利及黨內分裂負責。
2018年5月7日,日本兩大在野黨民進黨與希望之黨的部分成員在東京舉行建黨大會,正式合併為新政黨國民民主黨。
名稱
在正式組黨之前,民主黨提議新黨名為「立憲民主黨」,維新黨提議為「民進黨」。兩黨於2016年3月12日和13日各自舉行民意調查,最後「民進黨」獲得大多數支持。最終兩黨舉行協商會議,決定使用「民進黨」這一名稱。「民進黨」包含了目標成為「與國民並肩前進之黨」這一含義[12]。
而英文名稱方面,該黨曾考慮將「Democratic Innovation Party」作為正式英文名稱,但因其縮寫「DIP」在美國黑話中有「笨蛋」的含義。該黨最終在2016年3月18日決定其英文名稱為「The Democratic Party」(直譯為「民主黨」)[5][6][27]。
政治主張
民進黨繼承並吸收了原民主黨與維新黨的立場和理念,自稱代表納稅者、消費者等普通民眾立場,堅持立憲主義,推動統治機構改革,追求建成自由、共生、面向未來的社會,在安保外交領域貫徹專守防衛政策[16][28]。
爭議
《產經新聞》等媒體引述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自民黨議員稱,「民進黨」成為新黨黨名候選之後,在日本千葉縣參加活動的部分台灣民主進步黨(簡稱同樣為「民進黨」)籍議員在與自民黨幹部舉行會談時,對新黨有可能取名為「民進黨」一事表示不滿,認為這一舉動會拖累民主進步黨的形象[3][29][30][31]。但有別於台灣的「民進黨」是民主進步黨的簡稱,日本的「民進黨」為全稱,岡田克也在2016年3月14日的記者會上也強調了這一點[32];而自民黨幹事長谷垣禎一表示,「民進黨」給他的第一印象是台灣的一個政黨(民主進步黨)[33]。但在民主、維新兩黨正式決定新黨名稱為「民進黨」後,民主進步黨發言人楊家俍表示,台灣民進黨和日本各政黨都有很好的友誼,現在多了一個有相同名稱的政黨,也讓台灣民進黨「感到很親切」[31][34]。
另據共同社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67.8%的受訪者不看好民進黨,對民進黨有所期待的僅占26.1%,民進黨支持率僅8%[16][35]。
在民進黨公布黨徽之後,有民眾批評黨徽「就像一名男性在性侵一名女性」,另外有民眾質疑黨徽抄襲了其他機構的標誌。對於「抄襲」的質疑,民進黨黨首岡田克也表示,在聯繫當事方之後獲得首肯,在向律師諮詢後也認為設計不存在問題[22]。
歷任黨代表(黨首)
歷次選舉結果
選舉 | 當選/定數 | 候補人數 | 得票數(得票率) | 備註 | |
---|---|---|---|---|---|
選舉區 | 比例代表 | ||||
(2016年結黨時) | 96 / 475
|
- |
選舉 | 總議席 | 當選議席 | 得票數(比例代表) | 得票率(比例代表) | 選舉區 | 比例代表 |
---|---|---|---|---|---|---|
2016年 | 49 / 242
|
32 / 121
|
11,751,015 | 21.0% | 11 / 48
|
21 / 73
|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